0451-51806161
發布時間:2022-01-29
一、未來5年的就業市場新趨勢
關于未來5年中國就業市場變化、趨勢,有哪些關鍵詞呢?這里總結了3個關鍵詞:共同富裕、新城市、新行業。關于共同富裕下的就業市場機會有哪些呢?
1、提高創新能力
或許超級企業誕生會有困難;但對于微創新還是很有市場和空間的。
例如:
**品牌推出的袋鼠車,提供了親子安全出行的解決方案;
食材管理冰箱;實現對冰箱食材的智慧管理;
魔術師學習手臂,具備寫字、畫畫等多種功能,幫助學習創作。
這些都在不同領域、不同行業體現了創新、創造能力。
2、拉動經濟內循環
基于與國際市場的交融、接軌;以前我們沒有的技術可以選擇購買;未來幾年或許會出現很多行業可以重新做一次;比如發動機、變速箱、半導體等。
3、數字化
越來越多的企業向數字化轉型,數字化企業群體激增,所以IT互聯網、 大數據等至少再熱10年。
4、綠色化
綠色、 環保相關會成為硬指標。培育壯大環保行業,推進綠色化改進等都會是未來5年市場新趨勢。
5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
這就意味著,新中產行業會崛起。有報道稱,在2020年,中國的消費總量的81%將來自于中產階層,并斷言新中產消費的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。對于新中產的描述是怎樣的呢?匯總如下:
· 接受過高等教育,對于事物有一定的認知;
· 普遍有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,有的收入還不低;
· 對于情感性的需求比較強烈;
· 自我定位較為清晰,基本上擁有較為明確的世界觀;
· 善于營造儀式感,儀式感充斥在生活中;
· 比上一代活的輕松,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活上;
· 容易卸下負擔,也容易沉浸在某種感情中不能自拔;
· 有追求,無論這個追求看起來多么荒謬;
……
6、縮小城鄉差距
許多城鎮化領域就會孕育很多機會。例如智慧化城市會作為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。例如智能交通類、電子政務企業、安防類等。
7、傳承中華優秀文化
疫情后,國潮、 民族自信、 中文出國會更加蓬勃。
二、新經濟+的機會有哪些
所謂新經濟包括哪些呢?
· 人工智能、 大數據
· 醫療、 養老
· 5G、 短視頻
· 新能源
· 綠色經濟
· 電商
· 教育
而新經濟+即對應的新經濟與相關領域的融合例如:
· 汽車+AI,產生自動駕駛技術
· 餐飲+電商形成了外賣行業
· 中文+5G孕育出了短視頻
三、畢業后該繼續考研嗎?
什么情況下可以堅定一些繼續考研呢?
1、非常熱愛本專業,希望繼續深造。
2、未來方向就業高學歷是門檻。
3、希望留任高校就業相關。
什么情況下需要先就業呢?
1、不太喜歡本專業,但也沒有想好要干什么,這種情況建議先到職業環境中多體驗,多探索,相信會比考研讓你有新的發現。
2、就業需要實操、項目經驗的領域,需要投入到工作中提升實操能力。
四、就業競爭力的變化有哪些體現
1、關于學歷和素養的體現
高收入群體更看重能力素養。
2、關于就業競爭力的變化
企業會更傾向于靈活用工業態;而個人趨于多元職業發展。什么是靈活用工呢?
靈活用工區別于傳統的固定全職,是指企業基于實時用人需求,靈活地按需雇傭人才,雙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職勞動關系。此時,人力資源像是水和電一樣,按照需求隨時使用,隨時停止。靈活用工是傳統固定用工模式的補充形式。
以及更多靈活就業的形式出現,也受到新一代從業人員對于自由、個人空間滿足的訴求;從而會出現1個人擁有5、6份工作的情況;形成個人的多元職業發展趨勢。靈活就業的行業分布趨勢;
3、關于人才發展
對于個人發展,到底是成為全才;還是成為專才;從未來發展趨勢看,其利弊又是怎樣的呢?
T型人才 一專多能
“—”表示有廣泛的通用素質,“|”表示專業技能的深度。兩者的結合,就是傳說中的一專多能。既擁有廣泛的通用型知識素養,同時擁有某個專業領域的獨到見解。
在職場早期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;在個人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如遇到職業倦怠或者公司沒有專業空間,會是這類型人才的發展痛點。
π型人才 靈活自由
π型人才比T型人才多展出了一個翅膀;這個是指熱情技能或者是興趣愛好。正是因為多了這樣的愛好、技能;就會讓職業發展更靈活、更有可能生長為職業發展過程中的第二曲線;因為多元的身份,收入、技能、機會、抗風險能力也就多了;讓自己擁有更強的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。
對于新的大學生群體或是2021畢業生,關注行業發展趨勢、未來動態可以提高自己對于外界環境的認知和敏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