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51-51806161
發布時間:2022-03-09
你現在處于人生剛開始的階段,剛剛進入這個社會,有很多想法,這是正常的。你現在打算先工作再決定是否繼續考研,但不知道選什么工作,且發現沒有職業發展方向,這也是正常的。
因為你根本沒有經歷過職業人生,也沒有工作過,更不知道工作是何物,公司有什么樣的崗位,這個崗位到底是如何的?
有人覺得找工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,尤其是對于還沒有什么經驗,很懵懂的應屆生來講,簡直是難如登天。不過就算你還什么都不懂,還什么都不會,也不要灰心,因為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。
除了在學校特別優秀的人,很多同學其實都是這種狀態:覺得自己什么也不會,非常迷茫,沒有金光閃閃的實習和證書,也沒有什么厲害的技能。就這樣能找到工作嗎,又能實現人生的成功嗎?當然是可以的!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,應屆生們的路原本都是差不多的,更大的差別是在后面才有的的。
首先,找工作的方式還是有很多的,一般學校都會與一些公司合作組織校招,所以你可以留意一下本校校招的時間,準備好簡歷,說不定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。然后還可以去各大網站和軟件上尋找自己最想去的崗位,然后投遞自己的簡歷,如果符合條件就會有人與你溝通面試了。當然了,熟人介紹也是一種方式。
然后就是面試問題,其實,很多人都會擔心工作經驗這個問題,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必要過多在意,因為面試官們也都知道大學生剛出校園有工作經驗的很少,所以如實回答即可。當然了,如果你有相應的經驗,那一定會是加分項。比起那些,你更應該做一些準備在面試官可能會問的問題上,更應該花費時間去了解一下這個公司。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自信大方,不要緊張,切忌冷場。
如果大學期間沒有什么實習機會和工資經驗,那我們可以談談自己的校園生活,例如,參加過什么社團,進入了什么組織,參加過什么活動并獲得了哪些獎項,有沒有入黨…當然,如果這些也很少,那我們也可以談談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期望,以及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期望。如果參加了很多面試但都沒有通過,也不要灰心,總有人會愿意給你機會。
面試之后,如果通過了,那恭喜你,你馬上就要步入人生的下一階段了,但要做好準備。畢竟應屆生的工作很多都會非常累,因為處理的都會是一些基本內容,雖然簡單但也瑣碎,積攢下來也是很費力氣的。不過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,也是一個從不會到掌握的轉變。不過要記得,應屆生可以什么都不會,可如果畢了業還什么都不會,那你真的應該要對自己進行反思了。
其實應屆生找工作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,不僅有助于幫我們起到一個過渡,而且還有助于幫我們了解自己更適合什么樣的工作,對未來也就會有更明確的規劃。這才是正確的方向,在這個階段把你不會的彌補上,更加認清自己未來的方向,從而更加努力去爭取。
什么都不會的應屆生怎樣去找工作?其實沒有明確的答案,因為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,可有一點是相同的,就是要一步一步來,并且要在這個階段讓自己發生改變,哪怕學會了一點東西,那都是有意義的。
千萬不要聽之任之,得過且過,那樣等以后真正找工作時你才會明白什么叫無力。
第一點,找工作不要挑三揀四,先上班再說
對于應屆生而言,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想找什么工作,而是哪里可以上班。
即使現在去的行業或公司從來都不在你的職業規劃表里,也先上車看看再說。
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大學學的專業和如今的工作不匹配就不去。
聽我一句勸,大學學什么專業跟你未來從事哪種工作真的沒那么大關系。一旦畢業進入社會,所有東西都要從頭學起。
特別是今年僧多粥少的狀況,能抓住機會先入職再說,后面可以慢慢根據情況再騎驢找馬跳槽。
如果你非不信邪,一定要等到自己心儀的offer到來,這大概率會讓你以失望告終。
而此刻你在等,別人可沒有等。
想想看,周圍人都在拼命搶坑位,你卻在家等好幾個月。過段時間大環境好了你再去跟已有經驗的同屆生搶飯碗,你覺得誰會贏?
當然我不是要大家什么亂七八糟的工作都去找,而是放寬自己的視野,眼睛不要老盯著那些行業里的大公司,瞧不起沒名氣的小公司。能讓自己學到從未掌握的知識,就別管大小,先學了再說。
今非昔比,要懂得審時度勢,大丈夫能屈能伸。
第二點,薪資要求放靈活,跟什么老板更重要
一個畢業生能拿多少工資,在每個行業都是有固定基準范圍的。
阿里的P5, 騰訊的T1,四大的junior,外企的管培,廣告公司的AE,新媒體公司的助理......這些職位拿多少工資都有明碼標價,上下限之間不會差的太遠。
換句話說,你并沒有多少議價權。
你的收入真正起飛是在工作八九年后。那時候的基本工資不會低,而且還可能有各種股票獎金bonus,這才是大頭。
所以現在沒必要計較百千塊工資的差別,能夠滿足你日常租房+吃喝玩樂的生活開銷,就可以考慮了。
我自己剛畢業那會兒工資比上海平均工資還低,工資爆炸式增長是在5年后。但我一開始跟了個好老板,她只用一年的時間卻教會了我受用一輩子的方法技能。后面我就憑這個一路升級打怪,職場上越走越順。
沒有一個愿意教你帶你的領路人,就算剛畢業給你幾萬塊的工資,你也完全hold 不住。
公司不是傻子,敢給你這么高的工資就不會指望你做一個什么都不會的職場小白。資本家都精明的很,不可能做虧本生意??瓷先ソo的錢多,可背后對你的要求和壓力只會更大。
不信問問那些畢了業去阿里華為的人是不是這么回事,錢不是那么好賺的。反而是職場上愿意教你的老板,遇到了就趕緊燒香拜佛去。我自己管人后才知道教人有多麻煩,很多時候教的時間都不如我自己做來得高效。
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有個老板愿意教你,就是天經地義。大部分都是指望你來了就能直接干活的,規定時間里自己學不會他們會告訴HR直接換人。
每年涌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太多了,HR根本不缺簡歷。
第三點,多向你的師哥師姐求助
如今找工作,爸媽那代的長輩們已經幫不上忙了。
當然,家里有礦的當我沒說。但對于絕大部分普通年輕人而言,父母輩對如今職場的理解和你們已經是天壤之別。
至于原因,是因為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。
注意我這里說的是飛速。這就意味著如今許多流行的工種,你們的父母可能根本都沒聽過。
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產業新模式。像直播經濟,電商帶貨,新媒體網紅,數字化營銷...... 這些都是近10年才萌發和增長的新工作。父母們過去的職場經驗已經無法帶給你明確的解答,你反而要開始向自己大學時期的師哥師姐們去求助。
往大了說,你們都屬于職場新人,只不過他們更早步入社會而已。首先在新信息的接受程度上,你們不會出現溝通鴻溝。
其次,他們已經有了些許職場經驗,懂得上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這對后來的人而言是很寶貴的知識補充。
最后,既然是你的師哥師姐,那么必然有一根同校出身的紐帶在,套近乎也好套一些。嘴巴放甜一點,多向他們請教一下如今就業市場的形勢和機會,不同行業工作的真實狀況,這都非常有幫助。
對于大學生而言,許多工作在外面看到的宣傳,和你實際進去做的體驗,完全是兩碼事。
說到這里我要吐槽一下如今中國的職場電視劇,真的誤導了一大批懷揣夢想的好青年。
什么行業最后都能拍成霸道總裁愛上我的言情劇,對行業的專業性和殘酷性只字不提。大家真的當下飯娛樂就好,千萬不要指望根據這個去找工作。
第四點,投遞簡歷講究方法,實習經歷學會包裝
不要同一份簡歷投N個公司,更不要把這N個公司都抄送在你的郵件發件列表里。這只會讓HR覺得你根本不上心,找工作的心態是福利彩票抽獎。
前面說過,學校學什么專業和你以后做的工作關系并不大,這意味著你不能同一副面孔去面對不同行業的人。
投簡歷前花時間研究一下對方公司的職位描述。把這些要求和自己的實習經歷去做相關性匹配,不要什么都一股腦往簡歷上丟。
這里可以結合上面第三點去操作。如果不了解就多問問自己的師哥師姐,看看自己的經歷能否匹配這個行業的崗位需求。
總之找工作不是相親節目才藝展示,喜歡越多越好。HR找人的原則是“適合”,而不是“驚喜”。
大家都知道畢業生沒多少東西可寫,所以簡歷不要洋洋灑灑幾頁紙。一張A4紙,挑選兩三段最相關的實習經歷寫上去就好。
做過什么崗位,參與過什么項目,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,取得了什么成果,按這個邏輯去講述,既清楚又簡單,HR一眼就能提取出關鍵信息。
另外能給自己加分的比如畢業院校,在校期間獲得獎項,擅長哪些工作軟件,這些放在簡歷開頭加大加粗寫出來。
刪掉那些華而不實的辭藻,也不用費過多筆墨講自己熱情上進,吃苦耐勞,認真負責......每個畢業生都這么寫,HR根本不會看。
最后一點,千萬不要喪失信心。
因為經濟是會慢慢復蘇的,這一點要相信國家。困難是暫時的,我們一定可以度過現在的艱難時期。
這并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。
20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,全球經濟陷入停滯,國內就業市場也是一片狼藉。大家有興趣可以翻一下當年的報刊雜志或網上的新聞,絕不比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小。
當年我還在念大學,雖然還未畢業,卻已感受到找工作的巨大壓力。那時候的互聯網遠沒有現在發達,傳統行業更是一蹶不振,大批公司直接關門倒閉。
我身邊許多人畢業后在家待業,最長的一年都沒有找到工作。
后來國家的4萬億政策出臺,經濟也逐漸開始恢復。那時候找不到工作的師哥師姐們,如今也早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。
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疫情的原因,喪失了對職場乃至生活的希望。